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19.刘蝉  (第2/3页)
,提她先父,她肯认了。    先府君,刘章。    大理寺最高官秩。    刘章被判秋后开斩时,京城百姓争披白相送,民情沸腾,如果贤君体察民情,刀下留人,那就是一段被写进话本的佳话。    话本是话本。    朝堂是朝堂。    君威凛凛不可侵犯,批鳞会有什么样的下场,皇帝需要借一颗脑袋展示给天下人看。    这个人就是刘章,刘章最终被一分两段。    民间感念刘章,编造出许多神乎其神的鬼神之说。    有人说,曾在太行山上见刘章骑鹤登仙。    有人说,刘章受封地府,做了判官。    多是齐东野语,不能当真。    百姓不过是在用这样的方式,纪一纪,这位敢劝天子放弃丹药,重新视朝,最终被腰斩的好官。    而后皇帝暴亡,小皇帝登基,十几年里宦官当权,民生困苦。    各地很少有人再传说刘章故事。    但这两个名字,一直烙在崔旭心中。    连同她耳后胎记。    “崔大哥你说什么?这是你家,我不认路,还请带路。”    翠宝退回屋里,面色如常看着他。    崔旭神色沉重,用探查犯人的眼光审视她,企图从她身上看出蜘丝马迹来。    她就是刘蝉,刘章唯一的血脉。    不可能听到先父名讳没有一丝波澜。    可是她直直看他,没有外露什么,仿佛方才只是他的错觉。    翠宝探过身子,凑近看他。    长睫忽闪,余晖照在她脸上,像一面什么都没藏的明镜。    崔旭不识药性。    不知道有些能把人毒哑的药,混在茶水里,可以无色无味。    离开崔府时,天已经黑透了。    街上熙攘。    来来往往人潮车马。    翠宝一个人行走在其中,脚步拖拉,放得很慢。    几乎凭着意识指引,走回双井巷的家,门里人有所感应,还没等她叩门,门扇已经打开。    清香扑鼻。    才沐浴过,高献芝散着发,正坐在院子里等她。    见到这张如花如玉的脸,翠宝才惊觉自己到家了,狠狠揉了把脸,眨眼问他:“今晚吃什么?”    高献芝忙应:“猪rou撺白汤,酥骨鱼,还有馄饨,多醋多胡荽。”    竟然有馄饨。    一起吃过晚饭,他又烧了香汤,送进她房里。    舒服洗过,翠宝回到书房摆弄瓶瓶罐罐。    书案上放了一封无名信。    翠宝展信,逐字扫读,嘴里叼着红绳,将半干的发捋到胸前缠绕。    高献芝正在不远处,收卷她的画。    搬走的事,知会过他,这些悬挂在书房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