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第一课 (第1/3页)
第二章 第一课
苏晴坐下了。 她从包里拿出纸巾,仔仔细细擦了三遍桌子,直到那老旧的木纹桌面泛起一点微光。她把行李箱推到桌下,摆正了自己带来的一个小笔筒。 然后,她就没事做了。 她挺直背,像在大学自习室里一样,双手平放在桌上,等待着她的“第一份工作”。 李姐在对面“哼”了一声,从抽屉里拿出小镜子和一把指甲锉,开始旁若无人地修起了指甲。张科长在里间,大声地打着电话,训斥着某个听不见声音的下属。 整个办公室里,唯一“在工作”的,似乎只有老刘。 老刘(刘建国)慢悠悠地站起来,端着他的大搪瓷缸,对苏晴招了招手:“丫头,跟我来。” 苏晴赶紧站起来,以为是来了工作。 老刘带她走到了办公室角落的一个小隔间,这里放着一个 perpetually 滚着水的开水壶,还有一个柜子,里面塞满了茶叶罐。 “小苏,高材生。” 老刘把搪瓷缸子在水龙头下冲了冲,声音压得很低,“在机关工作,和在学校不一样。学校里,是‘事’重要;到了这儿,是‘人’重要。” 他指了指开水壶:“你第一课,不是学写材料,是学怎么‘伺候’好这间屋子的人。” 苏晴脸上的微笑僵住了。 “刘师傅……” 她有些困惑,甚至有点慌乱,“我是……我是来做政策研究,写材料的……” “写材料?那是后面的事。” 老刘打断她,拉开了那个茶叶柜。 “看着。” 他指着一排洗得发黄、样式各异的茶杯。 老刘故意贴近苏晴,肩膀几乎蹭到她胸口,粗糙的指节划过她手腕内侧。 “这个白瓷的,”他拿起张科长的杯子,热气蒸得苏晴脸颊发红,“张科的。他只喝龙井,茶叶放杯子的三分之一。水不能用刚烧开的,要晾一晾,大概85度,加到七分满。” 他低头吹开水面,舌尖舔过杯沿,发出“啧”一声:“每天上午九点半、下午三点,准时换水。他不说,但你必须做。端茶时,弯腰低一点,让他看见你领口。” 苏晴下意识抱紧手臂,裙子领口被空调风吹得贴在皮肤上,勾勒出胸口的轮廓。 “这个带花的,李姐的。她喝茉莉花茶,水要满,要烫,茶叶要多。她血糖低,你得看着她桌上,如果放了糖包,就帮她加进去。” “这个,我的,” 他晃了晃自己的大搪瓷缸,“无所谓,有水就行。” 最后,他指向锁在柜子最上层的一个小紫砂壶:“这个,是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。你现在碰不到,但你得认得。这屋子里,什么文件都可以丢,这个壶不能碰倒。” 老刘转过身,看着苏晴那张从“兴奋”转为“震惊”和“屈辱”的脸。 这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,全省笔试第一的“天之骄子”,到市政府大院的第一份工作,是记住领导的茶水喜好。 “丫头,” 老刘叹了口气,把声音压得更低,“这是‘眼力见’。你不干,有的是人(他朝李姐的方向撇撇嘴)抢着干。你以为泡茶是伺候人?这是你‘进入这间屋子’的门票。你把人伺候舒服了,你才有机会干‘事’。去吧,给张科泡你这第一杯茶。” 苏晴站在原地,一动不动。她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上涌。 “快去,” 老刘推了她一把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