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争执 (第1/3页)
争执
北齐使团抵达京畿已有数日,带来的求亲国书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朝堂内外激荡起层层波澜,经久不息。 金銮殿上,年轻的天子赵启面沉如水。 “陛下!”英国公率先出列,声若洪钟,他是勋贵之首,一开口便吸引了所有目光,“北齐使团诚意殷殷,求娶长公主殿下,实乃两国修好之良机!若能以此结秦晋之好,换得北齐承诺,共御西邺东扩之野心,我大梁北境可得安宁,此乃利国利民之上策!长公主殿下深明大义,为国和亲,必能成就一段青史佳话!” 他话音未落,武将队列中已是一片压抑的sao动。 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程猛猛地踏前一步,甲胄铿锵作响,声如雷霆,“英国公此言,老夫不敢苟同!” 他情绪激动,古铜色的脸膛因怒气而泛红,“我大梁立国百年,历经两朝,何时需要靠送出公主去换取苟安?怕这北齐和亲不是结盟,是屈膝!” 另一名中年将领亦愤然出列附和,“程老将军所言极是!长公主坐镇雍州多年,五万边军威震南境,令宵小不敢妄动!若殿下远嫁,雍州军心必然动荡,南境防线若有失,后果不堪设想!” 此时,岐伯侯轻咳一声,缓步出列,他面容儒雅,语气不似程猛那般激烈,“此言差矣。” 随后,他话锋一转,面向御座,言辞恳切道,“陛下,雍州虽为先帝赐予昌平殿下封邑,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军国重器,更当择贤能而任之,方是长治久安之道。” 他微微垂首,语气愈发诚恳,“殿下若为两国邦交计,远嫁北齐,成就千秋美谈,届时陛下自可另遣忠勇善战之将领,接管雍州防务,必不致有损南境安危。如此,既全了邦交,又安了边境,岂非两全之策?” “岐伯侯!你——”程猛怒目圆睁,几乎要冲上前去,被身旁同僚死死拉住,“边防要务,岂是儿戏?说换就能换的?届时军心浮动,谁来担责?!” “程将军莫非以为,离了长公主,我大梁就无人能守国门了么?” 不知是谁,阴阳怪气地低声反驳。 “你……!” 殿上顿时吵作一团,嗡嗡的议论声夹杂着火星四溅的争执,让本就闷热的大殿更添了几分燥郁。 龙椅上的赵启眉头越皱越紧。 他目光扫过下方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,最终落在了文官队列最前方那个始终沉默的身影上。 沈复一身紫色官袍,身姿挺拔如松,即便在如此激烈的争吵中,也保持着异样的平静,仿佛周遭的喧嚣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。 “沈卿,众卿之言,你都听到了,你身为中书令,有何见解?” 刹那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复身上。 中书令为文臣之首,他的态度至关重要。 英国公等人眼中已露出几分笃定之色,只待沈复出言,便可借势压下武将们的反对声浪。 然而,沈复只是缓缓出列,躬身一礼,声音平稳无波,听不出任何情绪起伏,“陛下,北齐求亲,事关重大,所涉绝非仅是殿下婚姻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