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烟儿不要哥哥了 (第1/2页)
烟儿…不要哥哥了
杜若璞披着一身清寒晨露,于天色将明之际悄然回到了书院。 万籁俱寂,他行至斋舍门前,正欲推门,却被屋内隐约传来的喘息与呜咽,生生钉住了脚步。 那声音……他再熟悉不过…… 手臂悬在半空,最终缓缓垂下。他五指收紧,紧握成拳,藏入宽大的袖袍之中。杜若璞就这样站着,如同一尊被抽走灵魂的雕像,任由门内令人面红耳赤的声响,钻入耳中,化作利刃,刺穿他的心脏。 此刻,他在屋内,站在门边,那萦绕不散的暧昧气息扑面而来,几乎令他窒息。杜若璞一声不响地踱至书案前,圈椅上靡液痕迹犹在,如烙印一般,刺得他眼角一跳。他闭上双目,深深吸气,当他将那口浊气缓缓吐出时,整个胸膛随着呼吸,在极力克制地颤抖。 他倾身,将紧闭的轩窗轻轻推开半扇,晨风灌入,吹动他额前几缕半湿碎发,却怎么也吹不散满室旖旎。 杜若璞缓缓坐于椅上,脊背挺的笔直,他什么也未说,什么也没做,这么静坐着,只等杜若烟愿意醒来。 良久,从袖兜里掏出那纸被反复摩挲过无数遍的书信。是meimei不辞而别那日,留予他与父亲的。纸上,唯有寥寥数行簪花小楷,却是字字如刀: “父亲、兄长钧鉴: 十五载深闺,如梦一场,皆随昨夜东风俱散。 笼中雀鸟,今折金锁。前路虽遥,然心志已决。但求以我双足,丈量天地之阔。 若烟随风散,任江水悠悠,天清日晏,彼岸花开。 女儿,泣拜“ 那字字句句,再次读起,杜若璞心口依旧像是被人用手狠狠攥住,猛的一缩,泛起阵阵钝痛。 他的烟儿……是当真不要他这个哥哥了…… 一丝极淡、极苦的弧度,自他唇角缓缓牵起,却又转瞬即逝。 杜若璞将信纸轻轻折好,小心翼翼纳入袖中。目光转而落在凌乱的书案上,书籍散乱,笔山歪斜,砚台干涸……每一处无不在宣告着昨夜的疯狂。 他伸手,一件件整理,并从怀中掏出巾帕仔细擦拭,从书案到圈椅,动作专注而执拗。直至案头恢复往昔的井然有序,仿若一切又回到正轨。 重在椅上坐定,从案上抽出一本《制义文选》,竟是沉浸在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八股文章之中。 本欲任凭杜若璞在外间如何发作也绝不回应的杜若烟,在锦被中蜷缩了许久,预想中的雷霆震怒却是迟迟未至。只有书页偶尔翻动的簌簌声,案头落笔带起的轻微碰撞声。这份异乎寻常的沉寂,反倒让她愈发心慌,无所适从。 如此僵持之下,倦意竟是排山倒海袭来。她索性心头一横,干脆放任自己沉睡,直至日头高升,刺目的阳光透过轩窗,直射到床榻上,她才悠悠转醒。 锦被里的窸窣声刚落,坐在书案前的杜若璞缓缓合上书卷。他转过身,目光沉静地投向榻上——“杜晏“已然坐起,正慵懒倚靠床围,睡眼惺忪却还强做镇定地望着他。 他起身,缓步踱至床边,双眸锁住她,语气听不出半分波澜:“阿晏醒了?想必腹中空乏,哥哥陪你去用些午膳可好?” 杜若烟别开脸,避开杜若璞的注视,声音带着沙哑与刻意的疏离:“不劳哥哥费心。我需洗漱更衣,多有不便,还请回避。” “无妨,”杜若璞后退半步,语气依旧平和,“我在门外等你,一同去膳堂。” “我说了不必!”杜若烟有些恼了,语调微扬。 “阿晏,”杜若璞打断她,声音陡然低沉。他俯身,双手撑在榻沿,将杜若烟困于他的身影之下,目光如网,牢牢缚住meimei,“无论你是改名换姓,无论你又身在何方……” 他顿了顿,带着绝望而偏执的笃定:“我都不会放手。你若化烟散去,我便随风而至。你若汇入江水悠远,我便是那溯流而上的鱼儿。我说过,此生,我唯选你,再无他路。” 杜若烟胸口起伏,被他话语中的决绝刺得又痛又怒,猛地扭过头,硬邦邦地掷回三个字: “随便你!” 自杜若璞强入斋舍,将徐子文拒之门外,他便一直守在廊檐下,寸步未离。徐子文心知杜若烟此番提前归来,必是与父兄生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